当“青春期”撞上“更年期”,用“对话”改善困境
(文/徐海娜 原文首发FT中文网)人人都说青春期的孩子很难教育,但到底难到了什么地步,只有亲身经历了,才会了解到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”是怎样的一种感觉,有时甚至可以达到“痛彻心腑”的地步。但是无论父母自己内心有多少焦虑和痛苦,对子女又有多么深沉的爱,当子女筑起铜墙铁壁来和父母冷战的时候,父母常常无计可施。
我们无法把这些“不再听话”的青少年们真正赶出家门,我们也无法止住自己在暗夜里的哀叹。可是,不管父母是不是真的到了更年期,在青春期孩子们的眼里,总是爱唠叨,数落个不停,而且毫无耐心,甚至经常处于一种易怒的状态。
父母其实也有满心的委屈,觉得孩子的行为有时候已经突破了父母的底线。但是无论我们觉得孩子们错得多离谱,我们始终是大人,而子女始终还是未成年人,我们理应为亲子关系的改善负起大部分的责任。而“对话”可以给我们力量,对亲子关系做出实际的改善,毕竟所有的教育都是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之上。
我记得过去有一次在外婆家和亲戚们聚会,当时正值青春期的表妹问已经成年的我,“姐姐,我悄悄问你一件事,我妈是不是进入更年期了?”这句话令当时的我十分惊诧,刹那间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。那是因为这句话我自己也曾经这样问过我的小姨,也就是正在问我问题的表妹的妈妈。
在我青春期的时候,我也偷偷问过我小姨,“你说,我妈是不是进入更年期了?”事实上,她们被自己的子女这样质疑的时候,都还尚值壮年。但是青春期高度敏感的子女们,却早早地就把“易躁更年期”的刻板印象套用来形容父母。在我成年之后,回过头去看,我的父母对我其实是非常宽容的,几乎什么事都是让我自己决定,顶多就是唠叨了一些,就算是这样,为什么青春期的我依旧对大人感到反感呢?
针对这个问题,我在曾经写过的《青春期叛逆的真相:他们成长了,而我们没有》一文中讲述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化和成长特点。也在《“求生”与“管控”——破解青春期迷思》一文中讲述了如何理解青春期孩子对控制的敏感。希望父母通过共情、不缺席的爱及适度的距离,更好帮助孩子成为独立个体。
今天,我想特别聚焦一下父母与青春期孩子们的沟通问题。也就是说,通过前两篇文章了解了为什么我们的爱传达不出去之后,我们该怎么做,才能让孩子明白我们的心意,从而改善几近僵局的亲子关系。
用“对话”改善困境
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歌德,读者们都不陌生,但不知道有没有人读过他写的童话。《歌德童话:青蛇和美丽的百合花》问世于1794~1795年间,发表在与他同时代的德国文学家和美学家席勒创办的杂志《季节女神》上。
这篇童话篇幅不长,却通篇充满了象征和隐喻,可惜歌德生前都没有遇到能理解他这篇童话的人。直到他去世50多年之后,才有人注意到这篇重要作品,后世的人们也才渐渐读懂其中的寓意。当代著名思想家杰里米·里夫金(Jeremy Rifkin)认为歌德这篇寓意复杂的童话里,提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。
在这篇童话里,被后世认为是象征“经验”的青蛇,来到地下一个圆拱建筑里,见到了四尊国王雕塑,第一座是纯金的。
青蛇刚刚一望这座纯金雕像,国王就开始讲起话来,他问道:“你从哪里来?”
“从深谷中来,”青蛇回答,“从有金子的地方来。”
“什么东西比金子更美好?”国王问。
“光。”青蛇回答。
“什么比光更令人舒畅?”国王又问。
“对话。”蛇回答。
杰里米·里夫金在其《同理心文明》一书中说,青蛇的回答“对话”,揭示出了人类赖于生活的基础。通过“对话”和“叙事”,人类才得以彼此沟通。“对话”是人类相互交流情感的必要工具,我们通过相互倾听,来建立联系;通过倾听,来寻求彼此的陪伴。
“对话”和“叙事”如此重要,大到对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,小到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以及父母和子女的关系。青春期孩子的很多问题,都出在了和父母的对话不畅通的问题上。
孩子总是说:“我不想说,反正说了你也不会明白。”孩子在未开口之前,已经预判了父母的态度,我想这是很多父母会遇到的困境。试想哪一场亲子对话里,父母不会带着说服教育的目的呢?但如果要子女真正能敞开心扉,父母得做到带着对青春期孩子的同理心,不评价,不扣帽子,不预设立场。在某些家庭里,父母仍执着于维持家庭里的等级尊卑秩序,让青少年与父母坦诚相待就更加不可能。
但是,在现代社会,我们已经无法单纯借助“父母”这一天然身份,来赢得子女的尊重了。现在,我们能赢得子女尊重的方式,只有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不断加强的感情纽带。不得不说,做父母真的很难很难,我也一度因为和孩子持不同意见而令彼此关系陷入僵局。但转念一想,子女来到我们身边,其实也是在给我们机会,将自己修炼成更好的人。而且,作为成人,理应负起改善关系的大部分责任。
当我们想要真正开始“对话”时,首先要做的事,是准备好自己的状态,至少心境是平静的,态度是接纳的。杰里米·里夫金还在他的书中引用了美国耶鲁大学宗教哲学教授路易斯·杜普雷在《启蒙运动与现代文化的知识基础》一书中的一个观点,
“对话需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放弃自己的立场,了解他人的真实情况。”
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·布鲁纳在《有意义的行为》一书中也提出一个被杰里米·里夫金认为很有感召力的观点,
“叙事能力是维护和平的主要形式之一”。
这些真知灼见不仅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也绝对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。
不要在所有的时刻都想着要教育
在刚刚过去的复活节假期之前的两个星期,是我正值青春期的孩子的考试期。长达两个星期的马拉松式的考试,令他疲惫不堪。还在放学回家的路上,他就发信息跟我抱怨:“Formative assessment和summative evaluation,几乎每节课都在考试,我受够了!”当我试图安慰他的时候,他却说:“没有心情听你说话”。当时,我默默地忍受了他的没有礼貌,我在想,他至少愿意把这些烦恼发泄出来,而且明显这不是该教育他要尊重大人的时候。作为成人,我们常常需要放下一些执念,才能和子女展开真正的对话,就像我先生也经常提醒我的那样,“不要在所有的时刻都想着要教育。”
几乎所有的教育学家都认为,教育要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上。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,教育就无从开展。而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,畅通有效的对话极其重要。对话包括倾听和诉说,我们不仅仅要说,也要善于听。我的孩子前一段时间总是借助电子游戏来逃避学业的压力,严重程度可以用“沉迷”来形容,我为此头痛不已。在想了很多方法都不奏效之后,我选择了“对话”,先是倾听,这个“倾听”的过程持续得很长,直到现在,或者永远。
在刚刚结束的两个星期的学校假期里,只要我一有时间,就和他一起做事情,一起出门,一起画画,甚至一起打游戏,完全听他讲,不做评判,不做任何价值判断,并夸赞他所有做出了努力的地方和提起他以往的那些“成就”,那些被学校老师和他人认可和赞赏之处。同时一有机会就带他接触不同的人。
我知道,对于同一个事件,同一个人,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。无论大人,还是孩子,听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解读时,就会明白每个人之间都是具有差异性的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会识别不同的观点,还会试图寻找共同的情感,这是青春期孩子形成自我意识过程中的一种必要的体验。在这个过程里,孩子们才会把他人视作一个独特的个体——有独特思想和故事的一个和自己不同的人,并能够寻找和他人共同的情感基础。
每当我遇到烦恼,我就会苦读书籍。我常常喜欢看的教养类的书籍都是那些不吹嘘的,坦诚地写出自己的失败和其中的经验教训的书籍。读者能从作者真诚的叙事中,得到最深的启发。
当我看到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的著作《教出孩子的生存力》一书时,我开启了我作为妈妈最大限度的对青少年的同理心模式。大前研一曾经面对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辍学的情景,一个曾经在大学阶段辍学,一个在小学三年级就想跳河,在中学就想辍学。最后,他都是通过观察和“对话”,才明白了孩子们的追求,并协助他们达成了自己的梦想,找到了自己最有热情的事业。
大前研一的长子大前创希在接受采访时说,
父母亲不应该只会对孩子说“去做什么”,而是站在孩子的立场,用心观察孩子想做什么。从大人或父母的观点来看,当下认为正确的事情,二十年后、三十年后,是否仍然正确,无从得知。或许届时才知道孩子的想法是正确的。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。然而,父母却强迫小孩要接受自己的方法论或成功经验,这其实是不合理的。
大前研一的次子大前广树则说,透过“大前家的教养之道”所学到的事,是“身为一个人,最重要的是负起责任、自己思考。”
在假期几近尾声的时候,我的“对话”策略也开始展露出了成效。孩子说:“妈妈,我也想要改变,你可以帮我吗?”这句话意味着,他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。于是,我这样回应:“当然,你希望我帮你的时候我都可以帮你。但你要知道,最能帮助你的永远都是你自己。”
其实,对于孩子来说,越是向他人袒露自己,就越能更好地理解自己,并获得一个独特的身份认同感。这也是“对话”的价值所在。
而父母要做的,就是打造一个利于“对话”的家庭氛围,因为孩子如果得不到倾听和理解,也就没有机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,也完全无法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。
在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时期,“对话”和“叙事”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。这种“对话”和“叙事”的范畴可以是非常广的,不一定要聚焦在当前的问题上。而是通过“对话”和“叙事”,让孩子看见自己的独特性,也看到别人的独特性,从而敞开心扉,与他人建立关系,生成有深度的同理心,彼此学习,彼此促进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可以借助于对一些新闻事件的讨论,来让孩子学习看到不同的观点。前不久,新加坡总理夫人何晶建议要规管一下公路上的自行车。新加坡网络媒体《新加坡眼》就此话题报道了“脚踏车骑在公路引热议,也频频发生意外”的有关新闻。网络媒体的好处在于可以及时发出受众对一则新闻的反馈。从读者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,大部分人都谴责自行车骑士在行驶中不负责任造成危险的行为。但是也有人指出新加坡大部分道路都缺乏非机动车道的现状;还有人提出骑自行车者的路权问题,凭什么公路只能走汽车呢?如果我们看完了所有评论,就会发现这件事不仅仅是骑行者的问题。
这种新闻是非常适合和孩子讨论的。可以通过对话,让孩子了解一件事情的不同的叙事角度。经常做这样的对话锻炼,孩子就会逐渐明白,不是只有自己才是对的,他人也有他人独特的故事和叙事方式,在人格上,孩子就能得到健康的滋养。反过头来,孩子也就会理解父母。相对于孩子来说,父母也是他人,只有真正深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,理解不同的立场并寻找到人性中相通的东西,才能激发一个人深层的同理心,孩子才会最终理解自己的父母。
父母虽然拥有了很多人生的经验,但子女是独立的个体,他们无法直接按照我们的经验去生活。他们必须亲自去体验鲜活的生活,哪怕走了弯路,哪怕遍体鳞伤,也是他们独特的人生经历。我们做父母的,越是放心不下,越是强硬地想要把孩子拉回我们经验中的“正轨”,越会适得其反。一切好似在《歌德童话:青蛇和美丽的百合花》里的隐喻,充满了鲜活生命体验的青蛇,才能最终充当灵魂通往自由的桥梁。
延伸阅读: